曹仰鋒教授:企業數位轉型的十大洞察

Facebook
LinkedIn
WhatsApp
Email

尊敬的寧高寧董事長,朱宏任會長,賈少謙董事長,溫志芬董事長以及徐少春主席,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剛才主持人講,金蝶的一部創業史,也是中國本土軟體的半部發展史,在此深深祝福祝金蝶30歲生日快樂!

從去年開始金蝶集團就聯合香港創業創新研究院做了一項關於企業數位轉型的研究,今年是第二年,今年也非常感謝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的大力支持。 我們從中國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挑選出700多家高韌性企業,所謂的高韌性企業就是指在過去三年當中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實現了逆勢增長,又從這700多家 上市公司當中選出來將近100家企業進行深度研究,以下我來跟大家報告我們今年的十個洞見。

今年數位轉型變革有一個特點:加速從數位化轉型為智慧化。 剛才徐主席在致詞當中也提到,根據去年的研究成果我們把企業數位化轉型分成了四個大的階段:第一資訊化,第二數位化,第三智能化,第四數治化。

尤其是在過去一年我們發現企業的策略不斷升級,比如說我們去深圳燃氣調研,發現深圳燃氣明確提出來在“十四五”期間公司重要的戰略之一就是加快推進從數位化向智能 化的轉型升級。 還有一些領先企業在探索更高層面的數位轉型,像招商局集團,這幾年在央企數位轉型當中走到前邊,這些領先企業正在探索「控管用辦」相分離的數位化管理體系,這 是第一個洞見。

我們發現去年企業的一個很重要的挑戰,就是如何找到新的成長點。 各位都可以感受到去年許多產業在成長上其實是放緩的,如何尋求新的商業成長點是去年企業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這裡面就包含著傳統業務的轉型升級以及新業務的成長。

當然我們在第二個洞察中也發現,企業在關注韌性成長的時候,一個字被高度頻繁的提及,即ESG。 大家也意識到,越是在困難的情況下,企業既要尋找新的成長點,同時也需要關注企業的永續發展,我們發現這些高韌性企業把ESG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高度。

我們第三個洞察,發現數位化變革成為公司的一項重大的策略,表現在資源配置上、企業在數位轉型方面的支出明顯比去年有所增加。

以前很多企業的數位轉型往往會定成職能策略,但從去年我們發現,許多企業在策略的描述當中說,他們去年已經把數位化變革的策略提升為公司的重大策略。 好多家企業把它上升為戰略級的任務,為什麼? 我們發現過去三年的疫情,其實催生了線上管理模式的興起,許多CEO關注線上行銷、線上管理,這些背後都是要靠數位化技術來驅動。

而且還有一個特點,在IT的支出上,在2022年,我們發現高韌性企業IT的支出大概比例是1.6%,在2023年度,我們發現這個數據有所擴大,上升為2.1%,這是非常 了不起的。 因為在去年整體企業成長受到挑戰的情況下,在數位轉型上的支出反而增加了,為什麼? 是因為和策略的轉型有關係,策略不能空頭講一講,背後是要有資源的配置,從資源的配置上可以看到,公司正在加大對數位化轉型的投入。

我們發現企業的數位轉型在過去的一年聚焦於卓越營運。 2022年在研究的時候,我發現有一個特點,當時很多企業認為,數位化轉型應該是雙輪驅動,一是在營運上進行創新,優化效率,提升效益,二是對商業模式上加大投資。

但是在過去一年,我們發現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大家更加關注卓越運營,為什麼? 因為這跟企業受到的挑戰有關係,大家更多的把數位轉型聚焦在製造、行銷等各個領域,降本增效是個重要的領域,當然同時也會探索一些商業模式的創新,比如說我們到 有些企業去研究,他們就告訴我,去年數位轉型給他們提高了多少效率,降低了多少成本,也就是聚焦在卓越營運。

在研究中也發現,50%多的企業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數位化能力的應用領域,數位化的中台被普遍的建立起來,而且運用越來越多,在運用的層面上主要是智慧製造、智慧 行銷這些營運領域。

我們發現數位化人才依然面臨著重大缺口,這和去年的發現一致,去年我們發現數位化人才的短缺是限制數位化變革的重要因素,今年這個挑戰依然存在。

我們在數位轉型的維度當中,設計了幾個子維度,包括缺乏專業化的數位化人才,缺少一些頂尖的既熟悉業務又熟悉數位化的人才,發現都還是比較缺乏。 我們的研究有一個評分,從1分到5分(5分是最高),發現數位化人才基本上處於中間狀態,處於發展期,整體成熟度較低。 因此在建立專業的數位團隊、引進與數位化策略相符的專業化數位人才等細分維度上都會存在很大的問題,而且是限制企業進行數位轉型的重要因素。

當然數位化人才不是只指專業的軟體人才,真正的數位化人才是既懂技術,又懂業務的人才,這種比較缺乏。

我們發現數位員工越來越普及,未來發展的空間比較大。 在剛才開場的影片當中,金蝶的數位員工也展現給大家,像招商局集團他們也發布了自己的數位員工平台,而且也有自己的「招小影」數位員工,包括金蝶也推出了「金小蝶 ”,包括萬科也推出自己的數位員工。

數位員工越來越普及,應用在客戶服務、智慧助理、智慧助手,甚至有的企業說未來可能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智慧助手,而這個智慧助手就會以數位員工的形式出現。

而且數位員工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有非常個人化的名字和個人化的形象。 像招商局集團,它對數位員工的解讀、解釋還是非常有意思的,說其身懷絕技,具有豐富的工作技能和堅定不移的招商局信仰等等,所以我們發現數字員工,未來是企業在 數位轉型當中需要大力投資的一個內容。

數位能力越來越成為高韌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整體來看,企業的數位能力普遍較弱。 原來我們核心競爭力的定義是指基於核心技術的能力,但是數位經濟時代對核心競爭力的定義又進一步的拓展,因為從競爭優勢角度來講,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自於兩個方面:第一 個方面,當下產品與市場的匹配,我們叫敏捷能力;第二個方面,面向未來的競爭優勢,未來的產品和未來的時代相匹配。

企業要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一是面對當下,同時也要面向未來。 這裡邊需要兩種能力,一種把它叫做敏捷能力,敏捷能力主要支撐企業的間接式創新,另一種是探索能力,主要支撐企業的探索式創新。 當然我們發現支撐這兩個能力的還有一個底座叫做數字能力。

我記得金蝶在前兩年也提出數位戰鬥力,我在《韌性變革》這本書當中發現,金蝶自己也在建構一個能力的鐵三角,叫敏捷能力+探索能力+數字能力,當然在金蝶內部, 我發現他們的數位能力叫做EBC(企業業務能力,Enterprise Business Capability)。

未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以數位能力作為底座,平衡短期的敏捷能力與未來的探索能力。 當然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整體的數位能力還是比較欠缺,得分也不高,大概是在3分,很明顯企業正在建立自己的數位中台,但是數位中台的數位分析和應用的能力還是偏弱。

我們發現人工智慧技術對組織形式、運作方式將會帶來顛覆式的影響,由於ChatGPT比較火爆,大家可以看到人工智慧受到普遍的關注。 我們在研究中問了一個核心問題:人工智慧對未來企業的生產模式、管理模式、營運模式有什麼影響?

管理者普遍認為,未來的人工智慧一定會顛覆現有傳統的管理模式。 其中,98%的企業對於AI技術都持這種觀點,它一定對我們的行銷、生產、營運產生重要的影響,而且有48%的受訪企業表示在未來的一年內,要大力投資生成式 人工智慧技術。 大家不只認為AI技術對管理模式、生產營運都有很大的影響,而且還認為要加大投資。 生成式AI目前來講,在應用的領域當中,我們發現主要內容行銷、知識管理這些領域,但是應用的領域有待進一步擴展。

我們發現通用大模型的熱度正在減弱,為什麼? 因為通用大模型解決專業化問題比較難。 所以會發現ChatGPT從一開始到現在的關注度正在下降,包括一些通用大模型大家認為它的功能要解決專業化問題還是有限制。

我們發現一個趨勢:企業普遍認為未來產業化的專業化的產業化的大模型,我們把它叫做領域大模型的需求量會不斷的增加。 我們看到在去年,不管是華為也好,還是攜程、聯通、百度等等,都發布了自己這種行業化的專業化的大模型,等會兒金蝶也會發布自己的大模型,這是 一個洞察。

大家對人工智慧高度關注,認為人工智慧一定會創新改變管理模式,但大家也提到這裡邊的風險比較大,所以說創新與風險並存。

大家提得比較多的就是資料的安全,安全治理,還有AI倫理等等,這些都是應用AI技術當中應該高度關注的問題。 當然在中國目前的經濟環境下,我們國家也推出了相關的政策,進一步規範對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 當然企業也非常關注,將來在運用AI這些人工智慧技術的時候,它的安全性的問題。

這是我們今年聯合金蝶集團和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對數位轉型所做的研究報告——十個方面的洞察。 再次感謝大家,謝謝各位!

立即聯絡金蝶,讓管理更高效!

歡迎致電 +852 2157 9390 或留下資料,我們的系統顧問會為您服務。

* 金蝶不會將您的資料分享、售賣、租借或交換給第三方公司作銷售推廣之用。